高中部

吳瑞恆老師的叮嚀-化學

2022/6/12 0:0

 

高中化學要讀好,基本心態要建立

 

1. 要有從錯誤中去學習的認知

 一套教材人人在讀,為何有些同學觀念分析起來頭頭是道,遇題目陷阱也知道如何閃?

是學校老師教得好?是補習班抓題準確?是有一本密笈? 或就是他太聰明了?

都有可能,但最有可能的是他經由做題目的過程,發現相關原理在不同條件下的使用限制及理解的不完整處,這段期間就如同運動的「撞牆期」,等過了這一關之後就是「熟練期」,再之後就是「高手期」。

 

2. 要能體認懂原理的效果更勝於死背

化學靠背 ? 我認為應是要背但不能靠背。

高中教育是為大學教育做準備,訓練未來接受大學教育的基本學科知識與思考分析能力,它的內容是活的,只有具備完整的準備與知識才能應付得來。背化學---結果是令人沮喪的,因為題目一變或再加入另一觀念就完了。但不背,每題都去一一分析那是做學問不是參加考試,所以我認為態度應是「在理解原理後,包括各式公式整理分析出差異,再背整理以節省解題時間」, 簡單的說就是:「弄懂了再背,不懂之下背是白背」。

  

 3. 要逼自己去思考

所有的題目拿到手因為這些題目都是人出的,所以先思考「他要考我什麼?」「題目給了我什麼條件?」由這條路徑下去順藤摸瓜的思考分析,先看懂題目的脈絡再解。想要一眼看出解題路徑具這種功力的學生好像不多。

 

 4.多問、多查、多利用資源

向高手發問,只要不藏私,瞬間獲得別人苦練所得打通任督二脈的關鍵。

從多本參考書查資料,瞬間獲得同一件事的不同說法。

向wiki百科查詢,瞬間察知事物的真相。

為何不為?

 

 5.補習會有幫助但成績不是一定進步

如前所述各點,補習可以幫學生省下整理分析、掌握題型、理解原理等時間。但對於將知識內化成為自己大腦記憶庫中的一部分,是要靠學生自己。也就是企圖心。高中讀書與國中不一樣,靠人逼的效果有限,體認讀書是為自己因而產生的動力才是無敵。

TOP